首页 >  聚焦 >

世界观点:「地评线」河声:万水千山“粽”是情 家国情怀蕴其中

2023-06-19 12:50:57 来源:大河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又到一年艾飘香,万水千山“粽”是情。再有几天的时间,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千百年来,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人士屈原而约定俗成的一个节日。追溯一下屈原的人生轨迹,从中让人看到了一种爱国情怀和一颗尽忠报国的仁人之心。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屈原遭到了上官大夫等人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空有报国之志,屈原怀着一腔怨愤投汨罗江而死。据悉,当地百姓为了防止江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身躯,纷纷包上粽子投到汨罗江里,端午包粽子的习俗由此而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弘扬屈原精神,心忧天下,从端午中汲取家国情怀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的诗句。屈原作为一名爱国人士和封建士大夫,首先想到的是楚国的江山社稷和人民福祉,可是昏庸的楚怀王偏听偏信,屈原的抱负难以施展,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之死是对邪恶势力的抗争,体现的是“宁肯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傲骨。我们要学习屈原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百姓的壮阔胸怀。学习屈原就要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上下求索,以身许国,为国家分忧愁,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让天地乾坤充满浩然正气。“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千百年来,屈原精神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慷慨赴死在所不惜,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从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八女投江,到狼牙山五壮士舍身跳悬崖,一个个壮士成为为国家舍生取义的榜样。在今天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尤其需要传承和弘扬这种家国情怀精神,汲取民族复兴的前行力量。

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志,堪当大任,勇毅前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学习屈原,负重前行。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作为一个公民,干好本职工作,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就是爱国的具体行动,就是对屈原的最好纪念。之于工人而言,爱岗敬业,多生产合格工业产品就是爱国;之于农民而言,多打粮食,产好粮食,辛勤耕耘,为端牢中国饭碗尽绵薄之力就是爱国;之于解放军指战员而言,守好祖国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是爱国……愿每个公民都能承担起自己的“国家责任”,主动为国家分担忧愁,如此,中国梦的宏阔愿景才会得以实现。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爱国诗人屈原虽然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了,但是他的忠魂烈骨却光耀千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负重前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在激荡澎湃的时代大潮里,弘扬屈原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踏浪前行。(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易)

标签:

珠宝展示